活動回顧
總覽 活動回顧

【 變動的界域 :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學術研討會

朱銘美術館致力於推動臺灣當代雕塑的發展,以系列專題、逐年推動的「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為重點計畫‧首發子題「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I」企圖回溯1980、1990年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階段。

1980年代中期,隨著政治解嚴、民主進步與社會開放,臺灣當代藝術開始蓬勃發展,雕塑疆界與定義亦被重新探索,是引領當代雕塑思維變異的關鍵。自1980年代晚期、1990年代初以來,既定的雕塑類型與美學框架,一再被重新檢視和再探討,各式雕塑實驗不僅涉及藝術疆域突破,更涵蓋藝術與社會關係乃至作品意義本身的深層反思。

本年度計畫將以解嚴後雕塑發展的歷史轉折為主題,邀請八位學者參與研究,並於研討會發表對於1980、1990年代臺灣雕塑發展的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和對話。此次研討會做為系列研究的開篇,藉「界域的變動」為題,希望能夠進一步推動臺灣當代雕塑的發展,並紀錄這一重要時期的研究成果。

 

時間|2024/5/31(五) 09: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演講廳

報名資訊|https://forms.gle/1rK3U98s35pB4gW37

1.網路報名,依報名順序錄取前80名,錄取者將於5/27(一)前陸續E-mail通知

2.現場報名保留10名額,額滿為止。

查看議程與更多資訊|https://reurl.cc/Aj78XE

 

【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學術研討會--議程資訊

朱銘美術館作為臺灣唯一以雕塑為核心的美術館,為進一步積極推動臺灣當代雕塑之發展,特成立「臺灣當代雕塑研究中心」。「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即為研究中心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
 
臺灣當代藝術的正式開展,約始於1980年代中期。專業的現代美術館成立、海外學成歸國的藝術家陸續投入藝壇或學院教育、國際藝術潮流與發展動態的大量引介,尤其是政治解嚴、民主進步與社會開放等等,皆促成臺灣逐漸邁入一個多元發展而眾聲喧嘩的藝術新階段。而雕塑呢?若說解嚴大體上可作為臺灣藝術發展的新時代里程碑,雕塑領域的景況又如何?
 
雕塑疆界或說定義的重新探索,為當代雕塑思維變異的關鍵。它緊繫現今雕塑發展之脈絡背景與「當代性」問題,牽涉到當代雕塑的重要變革。自1980年代晚期、1990年代初以來,既定的雕塑類型與美學框架,一再被重新檢視和再探討。甚至,世紀末的各式雕塑實驗所涉及的,也不僅是藝術疆域突破,更涵蓋藝術與社會關係乃至作品意義本身的深層反思。將以系列專題、逐年推動的「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首發的子題,即企圖回溯1980、1990年代這個重要階段。
 
作為系列研究的開篇,本年度計畫藉「界域的變動」為題,以解嚴後雕塑發展的歷史轉折、顯露的演變或新趨向作為關鍵問題意識,邀請八位學者參與計畫、投入研究。繼去年暖身論壇的辦理之後,朱銘美術館再次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聯手舉辦研討會,發表年度研究成果也藉此促進學術交流與對話,會後並將集結論文、出版專輯。

 

【研討會資訊】

「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

時間|5月31日(五) 09: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演講廳(220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教學研究大樓10樓)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1rK3U98s35pB4gW37
注意事項|本研討會採網路報名,並依報名順序錄取前80名,錄取者將於5月27日(一)前陸續E-mail通知。研討會現場保留10個報名名額,額滿為止。

 


【議程與講題資訊】

 

{  第一場  9:20-10:35  }

◆ 臺灣雕塑的美學解嚴|陳懷恩

◆ 臺灣「當代雕塑」認識論的流變與思辨|劉俊蘭

 

{  第二場 10:40-11:55  }

◆ 解嚴後臺灣女性藝術的雕塑性與社會性|陳明惠

講題摘要節錄:

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藉著臺灣政治的解放,進而帶動臺灣社會各個面向的開放與西方新思潮的引進,臺灣女性藝術發展也承續此一波政治與社會潮流,越來越多的女性藝術家從事創作與發表。
本文以1980年代晚期到1990年代臺灣具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為例,並依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資料庫,選取作品創作於此時期,並同時具雕塑性與社會性者進行個案分析。研究的個案藝術家包含吳瑪悧(1957-)、林純如(1964-)、陳幸婉(1951-2004)、陳慧嶠(1964-)、郭挹芬(1951-)、黃文英(1960-)與賴純純(1953-)。


解嚴後的「轉形」:吳瑪悧與「玩布工作坊」之社會雕塑|蔡佩桂

講題摘要節錄:

到圖書館尋找2003年出版《女人生命歷程與布的對話》一書,會發現此書位在中國結、皮雕、化妝、拼布、抱枕或布包縫製等手工藝書類之列。這本書由藝術家吳瑪悧主編,緣自藝術家擔任臺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成立的「玩布工作坊」之引導者。與此書對象結緣之1999年,吳瑪悧獲邀於澳洲昆士蘭「亞太三年展」展出,此書出版之前八年(1995年)她已是臺灣首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之一。此書主題究竟屬於當代藝術,還是如其現況,歸屬於手工藝,是對藝術知識體系的一則提問。本研究從「社會雕塑」的角度,探問吳瑪悧與「玩布工作坊」之實踐與技術,對於雕塑意義的拓展。

 

{  第三場 13:30-14:45  }

◆ 破戒的時刻、破界的藝術:(解嚴前後)臺灣現/當代雕塑的生發與遇合|石瑞仁

講題大綱:

1、解嚴前後,臺灣藝術轉進的四驅力:時代力、社會力、機構力、藝術力
2、「破戒」的時代力和社會力
3、「破界」的機構力和藝術力
4、美術館做為「機構力」的主顯者,其運作機制的形成,及對臺灣新藝術力的推拉作用
5、回顧臺灣雕塑藝術的現代化發展與當代化進程中,從創作表現與美學意旨看,展現了破戒精神與破界實踐的一些案例

 

◆ 從東方性到遊戲性:解嚴後臺灣雕塑發展的一種趨勢 |盛鎧

講題摘要節錄:

臺灣1950、60年代的現代藝術風潮,尤其是抽象繪畫的創作與論述當中,常出現對所謂「東方性」的追求,甚且成為一股重要的潮流。至1970年代鄉土運動勃興之時,「東方性」的論述更不侷限於形式層面,而主張東方文化更具精神性,更重視所謂的天人合一境界,因而比西方藝術與文化更為深刻。然而,隨著1987年解除戒嚴後的藝術風尚的轉變,以及文化思潮的多元化,此類帶有民族主義意識形態色彩的東方性論述與藝術創作,已日益少見。相對之下,著重於材質實驗與造型趣味的雕塑創作,如朱銘的《人間系列》(1993)之類的作品則日益受到重視,而成為重要的趨勢。有些作品甚至刻意借用前人的風格,而帶有互文性的表現,此種與傳統對話乃至顛覆傳統的遊戲性潮流,確實值得深究探討。

 

{  第四場 15:05-16:20  }

◆ 非・雕塑_雕塑的重構,後解嚴時代臺灣當代雕塑(1987-2000)重探|沈伯丞

講題摘要節錄:

開始戒嚴1949年5月19日至1987年7月15日開始解嚴,在這38年56天間,臺灣的藝術從現代走向了後現代,如果說「現代」代表了一組清晰鮮明且穩固的藝術形式教條(creed) ,那麼後現代則標誌著對現代主義教條的掙脫及解構。也因此,當回顧與重思後解嚴時代的雕塑及其定義時,或許以「非」作為動詞「雕塑」作為受詞,更容易去清楚的勾勒、描述乃至於重建一個關於臺灣後現代及當代雕塑的認識輪廓。研究嘗試通過對於解嚴後的臺灣雕塑重探,再一次構築起關於「雕塑」此一創作類項所得以指涉的性質範疇,並藉以初步的釐清與辨認「雕塑」及其所具備的『性格』(character) 與『性質』(quality) ,從而得以更為明晰的去思考、辯證乃至於感知「雕塑」及其獨特氣息。

 

◆ 從〈新自由神像〉到〈源〉:解嚴後高雄雕塑公共性的空缺與追尋|魏竹君

講題摘要節錄:

本文將聚焦於〈新自由神像〉與〈源〉兩作品相關的事件,討論它們所揭示的臺灣雕塑在解嚴後十年間的幾個主要的議題,其中包含雕塑「現代性」與「主體性」的中西文化爭論,威權紀念碑到都市地標的轉化,以及美術館年代與雕塑場域從「室內」到「戶外」之間的關係等,從臺灣雕塑的歷史去思考公共空間與造型藝術的解嚴過程。並從這些議題的脈絡來理解從〈新自由神像〉到〈源〉所彰顯的解嚴後雕塑公共性的空缺與追尋,嘗試提出雕塑作為想像解嚴後臺灣社會「空間的公共性」與「造型的民主性」之主要載體的論點,希冀回應林壽宇1985年作品〈我們的前面是什麼?〉與潘娉玉1998年題為〈雕塑藝術解嚴了嗎?〉一文的提問。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朱銘美術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