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場
▩ 主持人|林素幸
▩ 發表人|
石瑞仁 ▪ 破戒的時刻、破界的藝術:(解嚴前後)臺灣現/當代雕塑的生發與遇合
盛 鎧 ▪ 從東方性到遊戲性:解嚴後臺灣雕塑發展的一種趨勢
石瑞仁教授於本次研討會中,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的「活檔案II:1983-1994展覽資料庫」的資料,聚焦這十年間北美館對雕塑作品的收藏與展出趨勢。
首先,他認為解嚴前後,臺灣藝術圈這樣一個轉進大概有4個力量,包含時代力、社會力、機構力、藝術力,而今天的主題則從北美館在臺灣藝術圈扮演的重要角色來談論自強的機構力與共鳴的藝術力。1980年代北美館作為藝術界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動藝術發展的主力,因此從1983年到1994年,致力於「自我啟蒙」和「公務機構」的轉型,關注本土現當代美術的思維與探索,開創現代繪畫、現代雕塑、現代水墨三大領域,並分別舉辦多次展覽,直到1992年,將三大領域合併為「臺北現代美術雙年展」,1994年後改為今天國際化的「臺北雙年展」。
石教授接著提及,北美館對現代雕塑發展亦十分關注,在1985到1991年間舉辦四次「現代雕塑特展」,更舉辦大型展覽,如1985年「現代雕塑特展」強調突破傳統,展示多樣化的材料和形式,與1994年的「現象:存在與選擇-臺北現代雕塑展」,展示作品的面相包含延伸傳統的雕塑與自然美學相連,追求現代性的雕塑注重造型和材料,當代性的雕塑則反映社會倫理和批判現象,此時平行發展的臺北市美展雕塑類作品也從具象雕塑轉向抽象和造型藝術。
此外,從1984年開始的「新展望」展覽亦從起初專注現代繪畫,逐漸引入雕塑和裝置藝術,體現了立體化和雕塑性概念的擴展。1992年後,「現代美術雙年展」成為新的藝術磁場,繪畫、水墨、雕塑、複合媒材等各種型態的藝術作品都參與其中,推動破界的藝術發展。這些展覽與創作型態的轉變,展示了臺灣藝術從傳統到現代、從具象到抽象、從單一媒材到多元跨界的趨勢演變,而北美館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機構。
盛鎧教授在研討會中討論解嚴後臺灣雕塑發展的趨勢,由雕塑中的「東方性到遊戲性」轉變切入。
他首先從廖新田教授的研究談起,臺灣美術乃至臺灣雕塑的名稱與定位多受到各時代背景與政治因素而產生變化,而這些變動使「東方性」成為1950、1960年代臺灣藝術的一種趨勢。盛教授又指出,在強調東方色彩的同時,也有許多藝術家嘗試將東方性與現代性結合,並以陳道明和郭柏川參加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作品,以及1970年代「鄉土運動」時代的朱銘、洪通等人為例,說明在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下,臺灣藝術中出現東方與現代融合的創作現象。
然而在解嚴後,因臺灣主體意識的強化,無論「東方性」或「東方與現代調和」的趨向都逐漸淡化。盛教授提出「遊戲性」與「互文性」的概念,前者指專注於探索媒材的實驗性,例如,林良才以隨機性和遊戲性創作的《遊戲》作品、朱銘的《人間系列》用多樣媒材創作、楊英風的《鳳凰來儀》系列展現了雕塑從室內到戶外的跨界轉變,也出現許多將雕塑與裝置作品結合展演或行動藝術的作品。
而將風格與圖像加以變化的「互文性」在遊戲性中的突出表現,如陳庭詩的《約翰走路》幽默地參考了知名威士忌品牌形象,與黃本蕊的《太極尼尼》將太極拳與動漫風格結合,不僅消解了東方性,也解構了現代性。因不同時代的創作意識,從黃土水的創作、追求東方與現代的結合,到帶有遊戲性和互文性的作品,臺灣藝術百年來的發展樣貌都展現了追求自由的表現。
【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時 間|5月31日 09:00-17:00
地 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演講廳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朱銘美術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攝 影|廖文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