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討會
總覽 學術研討會

【 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
  學術研討會活動回顧 PART 4

▩ ​ 第三場

▩ ​ 主持人|林素幸

▩ ​ 發表人|
  石瑞仁  ▪ 破戒的時刻、破界的藝術:(解嚴前後)臺灣現/當代雕塑的生發與遇合
  盛 鎧  ▪ 從東方性到遊戲性:解嚴後臺灣雕塑發展的一種趨勢


石瑞仁教授於本次研討會中,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的「活檔案II:1983-1994展覽資料庫」的資料,聚焦這十年間北美館對雕塑作品的收藏與展出趨勢。

首先,他認為解嚴前後,臺灣藝術圈這樣一個轉進大概有4個力量,包含時代力、社會力、機構力、藝術力,而今天的主題則從北美館在臺灣藝術圈扮演的重要角色來談論自強的機構力與共鳴的藝術力。1980年代北美館作為藝術界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動藝術發展的主力,因此從1983年到1994年,致力於「自我啟蒙」和「公務機構」的轉型,關注本土現當代美術的思維與探索,開創現代繪畫、現代雕塑、現代水墨三大領域,並分別舉辦多次展覽,直到1992年,將三大領域合併為「臺北現代美術雙年展」,1994年後改為今天國際化的「臺北雙年展」。

石教授接著提及,北美館對現代雕塑發展亦十分關注,在1985到1991年間舉辦四次「現代雕塑特展」,更舉辦大型展覽,如1985年「現代雕塑特展」強調突破傳統,展示多樣化的材料和形式,與1994年的「現象:存在與選擇-臺北現代雕塑展」,展示作品的面相包含延伸傳統的雕塑與自然美學相連,追求現代性的雕塑注重造型和材料,當代性的雕塑則反映社會倫理和批判現象,此時平行發展的臺北市美展雕塑類作品也從具象雕塑轉向抽象和造型藝術。

此外,從1984年開始的「新展望」展覽亦從起初專注現代繪畫,逐漸引入雕塑和裝置藝術,體現了立體化和雕塑性概念的擴展。1992年後,「現代美術雙年展」成為新的藝術磁場,繪畫、水墨、雕塑、複合媒材等各種型態的藝術作品都參與其中,推動破界的藝術發展。這些展覽與創作型態的轉變,展示了臺灣藝術從傳統到現代、從具象到抽象、從單一媒材到多元跨界的趨勢演變,而北美館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機構。
 

盛鎧教授在研討會中討論解嚴後臺灣雕塑發展的趨勢,由雕塑中的「東方性到遊戲性」轉變切入。
 

他首先從廖新田教授的研究談起,臺灣美術乃至臺灣雕塑的名稱與定位多受到各時代背景與政治因素而產生變化,而這些變動使「東方性」成為1950、1960年代臺灣藝術的一種趨勢。盛教授又指出,在強調東方色彩的同時,也有許多藝術家嘗試將東方性與現代性結合,並以陳道明和郭柏川參加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作品,以及1970年代「鄉土運動」時代的朱銘、洪通等人為例,說明在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下,臺灣藝術中出現東方與現代融合的創作現象。


然而在解嚴後,因臺灣主體意識的強化,無論「東方性」或「東方與現代調和」的趨向都逐漸淡化。盛教授提出「遊戲性」與「互文性」的概念,前者指專注於探索媒材的實驗性,例如,林良才以隨機性和遊戲性創作的《遊戲》作品、朱銘的《人間系列》用多樣媒材創作、楊英風的《鳳凰來儀》系列展現了雕塑從室內到戶外的跨界轉變,也出現許多將雕塑與裝置作品結合展演或行動藝術的作品。


而將風格與圖像加以變化的「互文性」在遊戲性中的突出表現,如陳庭詩的《約翰走路》幽默地參考了知名威士忌品牌形象,與黃本蕊的《太極尼尼》將太極拳與動漫風格結合,不僅消解了東方性,也解構了現代性。因不同時代的創作意識,從黃土水的創作、追求東方與現代的結合,到帶有遊戲性和互文性的作品,臺灣藝術百年來的發展樣貌都展現了追求自由的表現。


 

 

【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時  間|5月31日 09:00-17:00

地  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演講廳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朱銘美術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攝  影|廖文瑄

【 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

  學術研討會活動回顧 PART 3

▩ ​ 第二場

▩ ​ 主持人|董維琇

▩ ​ 發表人|
   陳明惠  ▪ 解嚴後臺灣女性藝術的雕塑性與社會性
   蔡佩桂  ▪ 解嚴後的「轉形」:吳瑪悧與「玩布工作坊」之社會雕塑

 

陳明惠副教授以1980年代晚期到1990年代臺灣具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為例,並依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資料庫,選取創作於此時期並同時具雕塑性與社會性的作品進行個案分析。研究個案包含藝術家吳瑪悧(1957-)、林純如(1964-)、陳幸婉(1951-2004)、陳慧嶠(1964-)、郭挹芬(1951-)、黃文英(1960-)與賴純純(1953-)。儘管從1970年代起,女性主義在歐美的發展已經非常蓬勃,臺灣在女性主義的發展上是相對靜止,然關鍵轉折在1987年解嚴之後,女性主義在臺灣便急追直上,婦運開始蓬勃發展,對於社會、政治和性格的批判性在當時非常明確。


1990年代臺灣女性意識與女性主義美學崛起,此階段的臺灣女性藝術家進行許多創作、展覽與論述的發表,女性藝術思潮在臺灣漸成一股風潮。綜觀過去20多年,臺灣女性藝術創作議題更加多元,更涉及環保、政治語言、日常生活、地方敘事、自我探索、性別討論等議題。對於什麼是藝術這件事情,陳明惠副教授相信當時整個藝術界的批判與思考遠勝於現在的規模,所以對照過去到現在,藝術家的創作風格、形式和語彙有很大的轉變,臺灣女性藝術家在各議題上或對自我探討方面相較過去更用不同的創作媒材來看自身、看周圍的環境。

 

蔡佩桂 副教授在進行研究時,於圖書館尋找2003年由藝術家吳瑪悧主編《 女人生命歷程與布的對話》一書,發現此書位在中國結、皮雕、化妝、拼布、抱枕或布包縫製等手工藝書類之列。對於此書主題究竟屬於當代藝術,還是如其現況歸屬於手工藝,是研究中對藝術知識體系的提問。因此,她從「社會雕塑」的角度,探問吳瑪悧與「 玩布工作坊 」之實踐與技術對於雕塑意義的拓展。

 

臺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在1999年10月到年底,開設「玩布工作坊」課程,吳瑪悧設計《從你的皮膚裡甦醒》系列課程,分為三個單元「 心靈被單 」、「 裙子底下的劇場 」與「 皇后的新衣 」。當時的女性參與者,參與工作坊的共同創作與訪問,她們得以有空間平台發聲,藉由訪談他人的生命經驗,「賦權」給「無言主體」女性們進行創作的過程,同時也讓吳瑪悧反思創作倫理的問題:「當以上成爲作品之後,對話者又成爲藝術世界的觀者時,到底誰得利的?我只是塑造了藝術家光環嗎?我有沒有塑造了任何人類歷史的未來?」。蔡佩桂副教授認為,所謂「賦權」有許多層次:讓無言主體「透過作品發聲」與「賦予作者權」有很大的不同。而吳瑪悧引導玩布工作坊,是朝向更實質的「賦權」,是賦予作者權,能帶來「積極貢獻」,那便是:對於女人的未來歷史進行「塑造」。而正是這種「塑造」,在九十年代末開啟了臺灣的「社會雕塑」。

 


【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時  間|5月31日 09:00-17:00

地  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演講廳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朱銘美術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攝  影|廖文瑄

【 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

  學術研討會活動回顧 PART 2

▩ ​ 第一場

▩ ​ 主持人|白適銘

▩ ​ 發表人|
  陳懷恩  ▪ 臺灣雕塑的美學解嚴
  劉俊蘭  ▪ 臺灣「當代雕塑」認識論的流變與思辨

 

陳懷恩教授以「臺灣雕塑的美學解嚴」為題,探討臺灣美術與解嚴之間的關係,並以政治事件作為簡易的區分點。1987年的政治解禁被視為臺灣民主化的重要轉折點,而研究臺灣美術與解嚴關係的學者,亦將解嚴視為臺灣當代藝術變革或轉向的關鍵時刻,民主進程與臺灣意識在解嚴後迅速發展,迎來了臺灣當代藝術的新定義和多樣化的表現形式。相關研究指出,戒嚴前的藝術家多以「政治疏離與孤立」的方式創作,而解嚴後的藝術家則因環境氛圍的改變,更加關注社會與政治議題,反應出自由多元的社會狀態。陳教授亦提到,藝術的抗爭本能與起始可以追溯到政權戒嚴之日,解嚴則是為藝術家提供了議題和詮釋上的舒緩。

 

此外,陳教授接著提問「什麼是雕塑?」以及「美學對討論臺灣雕塑有什麼用?」,並認為雕塑作為藝術形式具有形象性、直覺性,甚至是彈性,在近現代,雕塑開始被從基座抽離,這改變了雕塑與空間的關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雕塑的本質。而在美學參與上,應當先開展自身的多元性,重新閱讀及詮釋經典作品讓我們理解臺灣雕塑價值上得到回報,如黃土水、楊英風和朱銘老師的雕塑作品,這些作品在美學上有深刻的意涵,美學家應積極參與及探索雕塑在當代藝術中的地位和意義。

 

繼陳懷恩教授的報告後, 劉俊蘭教授以「臺灣『當代雕塑』認識論的流變與思辨」開啟對「臺灣當代雕塑」的深刻探討。

 

劉教授於開場時提到今日對「當代雕塑」界域的普遍困惑現象,並以此現象的提問與歷史回溯出發,將本次研究的背景範圍設定於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的文化語境。她透過阿岡本的提議來思考「當代」— 也就是既屬於又不受限於時代的某種「不合時宜」,藉此為觀察與研究聚焦,鎖定「既連又離」的雕塑「異化」來探討。劉教授以官方機構的展覽為研究素材,從三個面向提出對臺灣「當代雕塑」認識論的探索:「媒介視野跟焦點的轉變」、「邊界流動:雕塑和繪畫」、「空間跨越、媒材解放:雕塑與裝置」。她先以綿密的展覽史破題並爬梳當中的作品、藝術家觀點與當時的藝術評論,探討時代趨勢以及雕塑專題展從被鼓舞、被合併乃至消失的狀況與緣由。其次,談及藝術界對媒介和形式的觀點轉變,以李錦綢、林穎村、董振平、賴純純等藝術家的作品為例,說明雕塑和繪畫這兩個媒介之間的有趣對話,隨而傳統的類型界限如何被挑戰並有了改變。她繼而討論雕塑和裝置的界域問題,指出「空間」為其中的關鍵,並分析藝術家林壽宇、李銘盛、吳瑪俐、陳尚平、劉柏村等人的作品及相關藝術論點,探討展示空間和媒材的跨越與解放。最後,劉教授認為雕塑因此不再是一個封閉的自我指涉類型,而是向多樣的「他者」開放或趨近,形成了一種「變體」或說某種的「混種」。解嚴前後至1990年代末這階段的雕塑認識論的流變,故而帶我們邁向對既定雕塑定義的解構之路,使雕塑逐漸成為一個疆界難以界定的藝術領域。

 

【變動的界域:解嚴後臺灣雕塑專題研究 I】

 

時  間|5月31日 09:00-17:00

地  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演講廳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朱銘美術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攝  影|廖文瑄

 

4